12月6日,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副总裁李波一行举办“2024世界经济金融形式分析”闭门研讨会,就全球经济金融的现状与未来进行分析和展望。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发起人朱民主持。
李波首先对10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做了总体介绍,并针对全球经济走向提出几点预测:一是近期实际利率有可能居高不下;二是发达经济体在2023年会进一步放宽财政政策,预计2023年发达经济体总体会出现赤字;三是全球增长率在2023年和2024年会有所下降,疲弱的状态会一直持续到预测期的末期;全球GDP的累计损失与疫情前的预测水平相比将达到5%。最后,李波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角度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图为李波(左)、朱民(右)
IMF财政事务部主任维托尔•加斯帕尔(Vitor Gaspar)指出,全球负债水平的变化受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影响最大。各个国家的财政框架和机构需要进一步的升级,以确保中长期的稳定。对中国而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需要得到财政政策的精准支持。
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副主任法比奥•马西莫•纳塔卢奇(Fabio Massimo Natalucci)对全球金融稳定进行了分析评估。他指 出,当前市场对于通胀基本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发达国家有望逐步回到目标区间。从美国市场表现来看,未来长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这将对美国股票市场产生较好的推动作用。风险方面,随着货币政策的收紧,需要重点关注利率上升带来的问题,包括银行破产倒闭风险、对股市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等。
IMF亚太部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指出,得益于中国疫情政策调整后经济快速复苏和印度经济增长的韧性,预计两国将贡献2023年全球增长的50%,整个亚洲地区将贡献2/3。核心通胀率在整个亚洲地区呈持续下降趋势,受美元加息影响的汇率压力也在逐步减弱。展望未来,亚太地区面临经济碎片化的重大风险,任何形式的经济脱钩和生产价值链转移都会导致全球GDP增速的放缓。
IMF非洲部主任阿贝贝•埃米隆•塞拉西(Abebe Aemro Selassie)表示,非洲国家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许多国家面临高债务和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同时,非洲的人口红利将为非洲的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左上:维托尔•加斯帕尔;右上:法比奥•马西莫•纳塔卢奇;
左下: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右下:阿贝贝•埃米隆•塞拉西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一部副主任谈从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礼卿、国务院参事室自贸试验区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晋平、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赵昌文、瑞士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建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崔历、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缪延亮、上海AI实验室数字经济研究团队执行负责人杨燕青、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黄宪教授等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成员与IMF的各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互动、讨论。
图为闭门研讨会现场
本次会议由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承办。
“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致力于围绕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变革,展开独立的、前瞻性的和具有学术支撑的政策研究,并为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