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
研究人员 研究人员 特聘人员
研究人员 首页 > 研究人员 > 研究人员 > 文章详情
白晓燕时间:2019年11月22日    点击数:

基本情况:

白晓燕,女,出生于1975年2月,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2006-2007年赴英国赫尔大学(University of Hull)访问。

研究领域:国际金融

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白晓燕,于晓宁,“国际金融投资视角下的货币国际化——指标构建及长短期驱动因素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19(3)。

白晓燕,郑程洁,“宏观因子、投融资行为与国际债券币种结构——考虑资本管制差异的门限面板回归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18(8)。

白晓燕,王书颖,“内地与香港人民币汇差的影响因素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7)。(此文被《国际货币评论》2018年第9期全文转载)

白晓燕,郭叶花,“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比缘何如此之高”,《国际贸易问题》,2018(4)。

白晓燕,郭丹,“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前景分析——以韩国的需求为例”,《世界经济研究》,2017(9)。

白晓燕,邓明明,“不同阶段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6(9)。

白晓燕,邓小华,“国际货币贬值造成储备管理者减持吗?”,《世界经济研究》,2016(2)。

白晓燕,郭昱,“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波动特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4(6)。

白晓燕,肖迪,“引入交易成本的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动态优化”,《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2)。

白晓燕,邓明明,“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基于GMM和自举法的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12)。 (此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4年第三期全文转载)

白晓燕,唐晶星,“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动态演进”,《国际金融研究》,2013(7)。(此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白晓燕,陈琴,“基于VaR-GARCH模型的我国外汇储备汇率风险度量”,《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6)。

白晓燕,徐欢,“多目标约束下的中国外汇储备最优币种结构”,《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5)。(此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3年第9期全文转载)

白晓燕,罗明,“基于资本急停预防的中国外汇储备需求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2(6)。

白晓燕,何国华,“国际储备理论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9(1)。

白晓燕,“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及逻辑”,《世界经济研究》,2008(12)。

白晓燕,王培杰,“资本管制有效性与中国汇率制度改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9)。

白晓燕,“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争论与现实冲击”,《世界经济研究》,2008(5)。(此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08年第八期全文转载)

二、科研项目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研究——基于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的视角”,2012-。

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民币汇率制度转型的长短期路径设计”2009-2010年。

参与“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外汇储备资产运用研究”,2009-2011年。

参与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项目“美国国债、美元及人民币汇率趋势研究”,2010-2011年。

参与国家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项目“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2008-2009年。

参与“985”创新基地项目“中国金融业国际化研究”,2005-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