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
货币政策动态与解读
货币政策动态与解读 首页 > 文章详情
2023年央行货币政策与解读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2023年中国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背景

2023年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性上升。发达国家利率保持高位,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总体上来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动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诸多挑战。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推动经济良性循环。


二、主要货币政策及解读

(一)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的相关政策

1.央行逆回购

如图1所示,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累计共42841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购累计共378570亿元,利率经历两次下降,613日起由2.00%下降至1.90%815日起由1.90%下降至1.80%14天期逆回购累计共49900亿元,1月利率为2.15%9月和12月下降为1.95%。如图1所示。

1 中国央行2023年逆回购操作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http://www.pbc.gov.com


2.央行票据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十二期人民币央行票据,累计共1600亿元,详见表1。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实现人民币央行票据在香港的常态化发行,这不仅丰富了香港市场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流动性管理工具,而且带动了境内金融机构、企业等其他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这既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有利于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促进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1 2023年中国央行票据(香港)发行情况

期次

发行量

(人民币)

期限

起息日

2023年第一期央行票据

100亿元

3个月(91天)

2023.2.23

2023年第二期央行票据

150亿元

1

2023.2.23

2023年第三期央行票据

50亿元

6个月(182天)

2023.3.23

2023年第四期央行票据

100亿元

3个月(91天)

2023.5.25

2023年第五期央行票据

150亿元

1

2023.5.25

2023年第六期央行票据

50亿元

6个月(182天)

2023.6.28

2023年第七期央行票据

200亿元

3个月(91天)

2023.8.24

2023年第八期央行票据

150亿元

1

2023.8.24

2023年第九期央行票据

150亿元

6个月(182天)

2023.9.21

2023年第十期央行票据

300亿元

3个月(91天)

2023.11.23

2023年第十一期央行票据

150亿元

1

2023.11.23

2023年第十二期央行票据

50亿元

6个月(182天)

2023.12.22


3.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固定每月开展50亿元的为期3个月的央行票据互换,费率均为0.10%,票面利率均为2.35%。这一操作对于持续提升银行永续债二级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提高信贷投放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4.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327日和915日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各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详见表2。经两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4%

2 2023年人民银行两次降准的具体情况

发布时间

降准内容

释放基础货币

目的

2023.3.27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3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降准共计释放中长期资金约6000亿元。

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9.1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9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

降准共计释放中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解读:

2023年央行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央行票据、CBS)、降准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支持实体经济的相关政策

1.中期借贷便利与常备借贷便利

1)中期借贷便利(MLF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202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开展MLF操作,期限均为一年,20231-5MLF利率保持在2.75%不变,6-7月利率下降10个基点至2.65%8-12月利率下降15个基点至2.50%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人民银行分别开展MLF操作17590亿元、5320亿元、10950亿元、36890亿元,12月末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70750亿元。


2)常备借贷便利(SLF

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开展SLF操作,具体见表32023年累计开展SLF操作455.73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开展操作266.61亿元,12月末SLF余额为157.30亿元。20236月和8月,7天、14天和1个月SLF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SLF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有利于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3 2023年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情况

时间

操作量

隔夜

7

1个月

期末余额

20231

3.80亿元

3.80亿元

2.85%

-

3.00%

-

3.35%

2.80亿元

20232

16.20亿元

16.20亿元

2.85%

-

3.00%

-

3.35%

13.40亿元

20233

56.71亿元

31.21亿元

2.85%

25.50亿元

3.00%

-

3.35%

50.60亿元

20234

2.40亿元

0.20亿元

2.85%

2.20亿元

3.00%

-

3.35%

2.20亿元

20235

5.32亿元

5.32亿元

2.85%

-

3.00%

-

3.35%

5.3亿元

20236

35.41亿元

30.41亿元

2.75%

5.00亿元

2.90%

-

3.25%

34.80亿元

20237

5.50亿元

5.50亿元

2.75%

0.03亿元

2.90%

-

3.25%

5.50亿元

20238

2.50亿元

2.50亿元

2.65%

-

2.80%

-

3.15%

1.50亿元

20239

61.28亿元

26.48亿元

2.65%

22.80亿元

2.80%

12亿元

3.15%

60.16亿元

202310

59.42亿元

47.42亿元

2.65%

12.00亿元

2.80%

-

3.15%

34.60亿元

202311

48.71亿元

19.41亿元

2.65%

22.00亿元

2.80%

7.30

3.15%

26.10亿元

202312

158.48亿元

1.18亿元

2.65%

118.80亿元

2.80%

18.50亿元

3.15%

157.30亿元


2.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1-5月中国1年期LPR均为3.65%6-7月下降为3.55%8-12月下降为3.45%20231-5月中国5年期以上LPR4.3%6-12月下降至4.2%2023年全年,1年期LPR下调了2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下调了共10个基点。

解读:

2023MLF利率、SLF利率分别合计下行25个和20个基点,发挥了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LPR两次下调,目的在于降低实体经济信贷成本,通过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下降,进而实现稳投资、促消费、扩内需,加固经济基本盘的政策效果,传递出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的信号。


(三)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相关政策

1.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自9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6%下调至4%


2.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1]

2023720日,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

解读:

2023年央行适时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显示了央行支持汇率稳定的决心和能力。对于强化预期引导、调节外汇市场供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优化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政策

2023年,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政策定位,引导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借贷双方有序调整优化资产负债,规范住房信贷市场秩序,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以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于825日发布《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831日发布《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

解读:

2023年房地产行业连发多项重要政策,以“组合拳”形式提升市场活跃度。此次全国统一下调首付比例下限、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认房不认贷”,将进一步释放居民购买力,提振置业信心,促进住房需求释放,力图有效带动房地产市场向上发展。


三、政策效果

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利率、准备金、再贷款等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第一,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第二,服务消费较快增长。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0%。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第三,核心CPI总体稳定。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第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五,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货物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

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第一、流动性充裕。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狭义货币(M1)余额68.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3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全年净投放现金8815亿元。第二,信贷支持力度稳固。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从结构看,2023年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3%,同比高0.5个百分点。



[1]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是“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中的一个计算因子,该参数越大,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越大,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额度越大。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的计算: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详细介绍见《人民银行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


2023年美国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背景

为遏制通胀,美联储于20223月开启时隔3年多来的首次加息,这是美联储有史以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加息的频率和每次加息的幅度都远超20162019年的加息周期。截至202212月,美联储已累计加息425个基点,其中不乏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的激进步伐,体现美联储在2022年度对通胀的居高难下远超预期。

2023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方向上仍然是2022年货币政策的延续,但是政策力度与过去一年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整体加息节奏可以概括为“减速”与“刹车”。连续加息使得美国通胀得到明显的抑制(如图2所示),但其对经济的危害也开始出现,包括2023年一季度出现的银行业风波。

2 美国PCE核心通胀及CPI核心通胀

数据来源:FRED


二、主要货币政策及解读

2023年一季度美联储的加息节奏开始减速:22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提升至4.50%-4.75%323日,美联储继续将联邦基准利率再次上调25 基点至4.75%-5%的目标区间;一季度的缩表节奏维持每月60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 MBS的缩减规模不变。2月和3月的议息会议所定的加息幅度相比去年有所下降。虽然有超预期的通胀和就业数据,但美联储持续的激进加息已经令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越来越明显,并且2023年一季度发生的多起银行破产和倒闭事件令市场恐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联储的加息节奏。

2023年二季度出现了本次加息周期中的第一次“刹车”: 53日,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提升至5.0%-5.25%615日议息会议上,美联储暂停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0%-5.25%区间。缩表节奏维持不变。二季度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仍然是此前加息政策的延续,但是加息节奏继续放缓,且出现了本轮加息周期中的首次暂停加息。

2023年三季度美联储将加息节奏降低到了季度频率:727日,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提升至5.25%-5.50%921日议息会议上,美联储暂停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5.50%区间。缩表节奏维持不变。三季度出现了本轮加息周期中的第二次暂停,美联储的加息节奏似乎进入季度频率,并且加息幅度较低,加息已经临近尾声。

2023年四季度美联储为加息节奏踩下了“刹车”:111日,美联储暂停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5.50%区间。1213日议息会议上,美联储继续暂停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继续维持在5.25%-5.50%。缩表节奏维持不变。美联储已连续三次暂停加息,并且这是本轮加息周期中第一次出现整个季度不加息的情况。

美联储在12月议息会议发布的经济展望中,大幅提高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为2.6%9月为2.1%),小幅下调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为1.4%9月为1.5%),并维持2025年经济增长预测为1.8%。失业率方面,美联储维持2023-2025年的预测,分别为3.8%4.1%4.1%。通胀方面,美联储大幅下调了2023年的PCE和核心PCE预测,分别为2.8%9月为3.3%)和3.2%9月为3.7%),小幅下调2024年的预测,分别为2.4%9月为2.5%)和2.4%9月为2.6%),同样下调2025年的预测,分别为2.1%9月为2.2%)和2.2%9月为2.3%)。联邦基金利率方面,2024年政策利率预测区间为4.50%-4.75%,这表明2024年美联储预测将有75基点的降息空间。2025年的政策利率预测区间为3.5%-3.75%,对应年内降息100基点。

解读:

2022年美联储加息7次,全年累计加息425基点。而2023年美联储的加息节奏明显放缓,8次议息会议中有4次加息,4次维持利率不变,全年累计加息100基点。这是美联储有史以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但2023年加息节奏的明显放缓与四季度的加息暂停暗示着本轮加息周期大概率即将结束,降息已进入市场预期中。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态度也由“鹰”转“鸽”,表示“继续加息可能已不合适”,声明在“额外紧缩措施”前加入修饰词“任何(any)”,暗示加息大概率已经完成。不再加息的原因可能有通胀已经充分回落(见图2)、经济增长预期由“强劲”改为“缓慢”,以及防范金融风险与未来经济不确定性等。

加息周期结束在市场预期以内,但更重要的信息是降息的条件、何时开启降息周期以及降息的力度。虽然美联储此前通常不愿讨论降息以避免市场预期抢跑,但是1213日的议息会议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没有刻意回避有关降息的问题,他表示经济“弱于趋势的增长并不是降息的必要条件,降息可能是一种货币政策正常化,会在通胀回落至2%以前降息以避免紧缩过度”。关于何时降息,鲍威尔表示“当前尚未进行到讨论何时降息的阶段”,考虑到经济增长疲软以及核心CPI已经回落到3%左右(见图2),同时为了避免美国大选的干扰,第一次降息大概率会发生在2024年的上半年,如果是力度较为温和的“预防式降息”,这能迅速地有效防止经济过快降温。关于降息的力度,根据美联储对2024年政策利率的预测,将有75基点的降息空间,2024年可能会有3次比较温和的降息。


三、政策效果

美联储此前的持续激进的加息节奏明显放缓,但是联邦基金利率已经维持在较高位很长一段时间,其政策效果已经得到体现:通胀已得到明显抑制,如图2所示,美国的核心CPI2023年二季度开始出现明显下滑,截止202311月,已经降低到3.1%。同时,利率长期维持在高位对经济增长的损害已经有所体现,在经历了三季度的强劲增长后,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已有所转弱,并且美联储下调了2024年的增长预期,由9月的1.5%下降到12月的1.4%。尽管如此,美国经济仍然表现出相当的韧性,美联储将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9月的2.1%提高到12月的2.6%。鲍威尔虽然表示“经济前景必然有其不确定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是可以避免衰退的”,同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强劲数据,他还多次提及本轮通胀明显回落但是失业率并未大幅度提升,即暗示实现了“完美去通胀”,并表示类似趋势有望延续。

美国抗击通胀已经进入“最后一英里”,这一过程是否顺利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政策路径,尤其是降息何时到来的答案。从目前来看,本轮加息周期已经较好地抑制了通胀,虽然离2%的通胀目标还有一定距离,“需要一些时间”,但是从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市场表现来看,持续的紧缩性政策是顺利的,并且美国经济过度降温与通胀反弹的情况都不太可能会出现。鲍威尔表示,基于目前的情况,走完抗击通胀的“最后一英里”并不会太艰难。


2023年欧洲央行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背景

2022年发生的俄乌冲突、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全面制裁、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等一系列事件导致欧元区能源价格飙升、通胀压力巨大。尽管自20227月开始,欧洲央行启动加息进程,但截至2023年年初,欧元区通胀水平依然保持在8.6%的高位,距离欧洲央行2%的目标依然遥远。与2022年相比,欧元区2023年的能源价格相对平稳,但能源供给仍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并且能源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继续,尤其是2023年上半年,出现了工资-价格螺旋上升的现象。同时,经济重新开放带来的压抑需求也成为通货膨胀的驱动力之一。维持欧元区价格稳定是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这意味着欧洲央行继续加息步伐势在必行。

2023年,在生活成本高企、外部需求疲软和货币紧缩政策影响下,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2022年四季度至2023年三季度,欧元区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分别为-0.4%0.4%0.5%-0.5%,基本上停滞不前。2023年三季度,欧元区实际GDP同比增速也自2021年一季度以来首次掉入负区间(-0.3%),连续六个季度下滑。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继续构成风险,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给欧元区经济前景蒙上阴影。在此背景下, IMF对欧元区2024年经济增速的预测为-0.2%20231214日,拉加德在议息会议发布会上承认,“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风险仍倾向于下行,风险包括地缘政治、全球经济疲软”。


二、主要货币政策及解读

1.利率

2023年,欧洲央行基本上继续了2022年的加息步伐。3月份,将三大关键利率上调50基点,后又在5月、6月、7月、9月进行了25基点的加息操作。自20227月启动加息进程以来,欧洲央行连续10次加息,将再融资利率、存款便利利率、边际贷款利率三大关键利率分别上调至4.25%3.75%4.5%,三大关键利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累计提高了450个基点。直到2023年第四季度,由于欧元区通胀压力明显减弱、经济增长疲软,欧洲央行在10月和12月的议息会议上决定暂停加息。


2资产购买计划

2023年一、二季度,欧洲央行不再将资产购买计划(APP)下到期证券的所有本金进行再投资,并决定到20236月底,资产购买计划平均每月降幅达到150亿欧元,20237月开始,停止资产购买计划项下的再投资。三、四季度,随着欧元体系不再将到期证券的本金进行再投资,欧洲央行的资产购买计划(APP)投资组合正以一种有节制且可预测的速度下降。

对于大流行病紧急购买计划(PEPP),欧洲央行在2023年也一直维持到期本金的再投资,并计划2024年上半年将在PEPP下购买的到期证券的本金进行再投资,下半年平均每月减少75亿欧元的PEPP


3再融资操作

随着银行正在偿还根据有针对性的长期再融资操作借入的资金,管理委员会将定期评估有针对性的贷款操作对其货币政策立场的贡献。


4通胀预测

欧洲央行预测,2024年通货膨胀水平将逐步下降,2025年将接近管委会2%的目标。具体而言,预计总体通胀在2023年平均为5.4%2024年为2.7%2025年为2.1%2026年为1.9%。不包括能源和食品在内的通货膨胀率在2023年平均为5.0%2024年为2.7%2025年为2.3%2026年为2.1%


5.经济前景预测

由于持续加息的负面影响不断传导到经济中,欧洲央行预计近期的经济增长将保持低迷,并将欧元区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6%,将2024年和2025年的增长预期分别调整为0.8%1.5%。不过,由于实际收入增加以及国外需求的改善,欧洲央行预计经济将复苏。


解读

数月以来,欧元区经济数据良莠不齐,内部各经济体表现也较为疲软。除了早先的欧元区经济“火车头”的德国陷入经济下滑泥潭外,法国、意大利等国的GDP也在停滞线附近苦苦挣扎。即便经济表现糟糕,但欧洲央行在202312月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的表态却与美联储大相径庭,欧洲央行向市场发出较为派的信号:在20246月会议前不会降息。在此背景之下,2024年伊始,市场对欧元区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不绝于耳。事实上,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目前来看,当下欧元区经济面临三座大山

其一,欧元区制造业疲软,内部增长动能大幅减弱。12日,标普全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12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44.4,较11月的44.2略微提升,但仍然位于荣枯线下方。这已经是欧元区制造业PMI连续第18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作为欧洲经济的两大支柱,德国和法国202312PMI同样低迷。法国202312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2.1,仅较前值提升0.1,创下43个月新低;德国为43.3,较前值43.1提升0.2

制造业是欧元区经济的基石,贡献了近20%GDP和超3000万个工作岗位,德国、法国等老牌工业化国家在汽车、航空、电气等高端制造领域位居世界前列。但近年来,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需放缓、国内劳动力成本高企等因素影响,欧元区制造业陷入颓势。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发生后,天然气、电力等能源价格飙升,极大提高了欧元区制造业成本,不少企业因无力负担高昂的能源成本而被迫减产,这加重了对欧元区制造业的打击,并加速了制造业外迁。考虑到制造业在欧元区产业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一旦制造业空心化问题加剧,其短时间内很难像美国那样依靠金融、科技等产业获得新的增长动能,欧元区潜在产出可能下降。

其二,通胀隐忧仍在,这将是欧元区经济前景的变数之一。2023年,欧元区虽然通胀水平显著回落,但地缘政治风险的存在使得欧元区通胀局势难言乐观。在俄乌冲突久拖难决之下,近期红海危机加剧,显著推高了货运价格,而且阻碍了原油价格的进一步回落。红海危机会持续多久,其对欧洲供应链的影响会在多大程度上推升物价,目前还很难评估,但可以肯定的是,地缘政治风险仍处在上升期,加大了通胀回落的不确定性。另外,德国突然恢复债务刹车,导致碳排放价格可能上涨33%50%,而农业柴油补贴的取消也不利于食品价格涨幅的如期回落。

其三,欧洲央行大幅加息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显现。相对于欧元区2024年面临的通胀回落不确定性,欧洲央行大幅加息对金融体系、宏观经济的多方面副作用正在显现。为了遏制通胀,自20227月以来,欧洲央行连续10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为450个基点。与金融机构相关的存款利率达4.00%,为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2023年,欧元区通胀水平虽然显著回落,但经济增长却趋于停滞,高利率对经济的抑制作用仍在加剧。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欧元区经济放缓的程度大大超出了欧洲央行的预期。2022年四季度以来的4个季度中,有3个季度的库存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为负,这表明欧元区仍处于去库存的周期中。欧洲央行的最新预测显示,欧元区2023GDP增速将从前一年的3.4%回落至0.6%。同时,进一步下调了2024年的增长预期至0.8%

(来源:金融时报)


三、政策效果

在能源价格下降、欧洲央行持续加息等因素的影响下,欧元区通货膨胀大幅回落。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数据,通胀率从 202210月的10.6%的高峰下降至2023 11月的 2.4%,降至两年多来最低水平。其中,不包括能源和食品在内的通胀率降至11月的3.6%,商品和服务的通胀率分别降至2.9%4.0%,反映出供应状况不断改善改善,过去能源冲击的影响正在消退,紧缩的货币政策也正在发挥着作用。目前,欧元区通胀的主要动力项目已经由2022年时的能源切换至食品、核心商品与核心服务。

伴随着通胀水平的显著回落,欧元区经济增长却趋于停滞。几个主要国家中,德国GDP环比下降0.1%,意大利GDP环比持平,法国GDP仅微升0.1%。持续加息导致的高利率使欧洲银行贷款条件收紧,企业和消费者贷款需求下滑,唯有劳动力市场相对保持强劲,成为欧元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如果欧元区PMI继续维持在荣枯线下方甚至进一步疲软,那么欧元区经济硬着陆风险会增加。



2023年英国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背景

2023年年初,英国远超2%目标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决定英国央行货币政策走向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受俄乌战争、疫情和脱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英国通胀水平居高不下,如图3所示,虽然英国通胀率在20232月之前曾连续三个月下降,从20221011.1%的峰值降至1月的10.1%,但2CPI却意外飙升至10.4%,比2月份报告中的预期高出0.6个百分点,同时依然远高于2%的通胀目标。因此,2023年上半年,英国央行依然将抗击通胀作为首要任务。随着英国央行持续加息以及能源价格的下跌,2023年下半年,英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从2月份的10.4%下降到9月份的6.7%。与此同时,受通胀和高利率持续影响,英国经济在三季度陷入停滞,这成为英国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重要阻力。


3 英国通胀率走势

数据来源:英国国家统计局


二、主要货币政策及解读

2023年,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英国央行多次进行加息。具体而言,20232月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3月上调25个基点、5月上调25个基点、6月上调50个基点、8月上调25个基点。至此,英国央行自202112月首次加息以来共连续进行了14次加息,基准利率已经从最初的0.1%上调了515个基点,为2008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整体和服务通胀已经开始回落,同时经济前景比较悲观,在9月、11月、12月的会议上,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将利率维持在5.25%


解读

英国央行在9月宣布暂停加息后,并未进一步透露出派信号,反而着重强调维持高利率水平的重要性,并且英国央行内部的“鹰”派气息一直较为浓厚,货币政策决议存在明显分歧。在9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英国央行宣布暂停加息,但仍有4名委员投出了反对票。投出反对票的4名委员一致认为,应当继续加息25个基点。而在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英国央行继续维持利率不变,但同时仍有3名委员倾向于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5.5%。在此情况下,英国央行在短时间内难以很快开始降息。在112日决定将利率维持在15年高位保持不变之后,英国央行行长贝利也明确表示,现在讨论降息还为时过早。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皮尔随后也表示,英国服务业的薪酬和通胀水平仍然居高不下。他警告称,价格压力可能持续存在。目前的通胀仍然是英国央行2%目标的两倍多,“最后一英里将是最艰难的。”根据英国央行的预测,英国通胀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回到目标水平。

横向比较而言,英国央行在降息问题上的立场与美联储、欧洲央行多有相似之处。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此前也曾表示,现在讨论降息为时尚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20231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华盛顿主办的一场研究会议上重申,没有必要立即再次加息。但如果有必要的话,美联储将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为经济降温,并充分抑制通胀。这3家央行均选择在最近一次利率会议上按兵不动,其背后的主因在于通胀放缓,且对前面紧缩货币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存在担忧。

在英国通胀走低的同时,英国经济前景更趋黯淡,失业率上升,房地产市场发展停滞,经济衰退压力进一步加大。虽然通胀整体滑落至11月份的3.9%,可能对英国家庭财务压力带来些许缓解,但英国经济活力明显减弱——包括IT、金融服务、运输、零售和房地产在内的许多行业在下半年的表现远低于今年年初。考虑到英国生产率低,未来短时间内英国经济增长可能都难见大的起色。

(来源:金融时报)


三、政策效果

2023年,英国通货膨胀得到有效遏制。如图3所示,从202210月通胀率达到峰值后,整体上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截至202311月,英国通胀率已跌至3.9%,创两年来最低水平,且低于预期的4.4%11月核心通胀率降至6.3%,低于预期6.5%。年度核心通胀率也降至5.1%,为2022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英国国家统计局表示,11月份通胀下滑主要是由于燃料价格的下降所致。其他下行贡献来自娱乐和文化价格、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等。另外,工资增长显示出放缓的迹象,劳动力市场过热正在稳步改善,这可能减轻未来通货膨胀压力。

受低生产率、通胀和高利率持续影响,英国经济陷入停滞,且存在陷入技术性衰退的风险。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GDP 环比增速分别为0.3%0%-0.1%。其中,三季度英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与上季度相比萎缩0.1%,主要是占英国经济主体的服务业产出下降了0.2%,抵消了建筑业部门和生产制造部门对的增长。从总需求来看,三季度净出口的增长被企业投资、家庭消费和政府支出的下降所抵消,房地产市场也因高利率环境表现十分疲软而拖累增长。英国央行最新预测称,今年最后一季英国的经济仍将停滞不前,如果英国经济再次萎缩,则将陷入技术性衰退。


2023年日本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背景

回顾2023年,日本经济总体呈现复苏趋势,尽管出口和工业生产受到海外经济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和进口价格上涨趋势减弱,日本经济温和复苏。企业利润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企业景气适度好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由于企业利润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预计这类投资将继续增加。出口和工业生产呈增长趋势,随着海外经济体适度恢复,预计出口和生产在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呈现类似的发展趋势。房地产投资一直相对疲软,公共投资适度增长,金融环境保持宽松。

私人消费以温和的速度稳步增长。消费活动指数(CAI)尽管每月都有波动,但实际(经差旅余额调整后)一直呈上升趋势。关于私人消费,随着收入状况的改善,私人消费继续保持温和的上升趋势。在收入增加的背景下,消费者信心持续改善。

就业和收入状况略有改善。在就业人数方面,正式雇员的人数略有上升,但有波动,主要是在医疗、保健和福利服务行业以及信息和通信行业,这两个行业都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随着经济活动正常化,非正式雇员的数目有温和上升的趋势,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以及面对面服务行业。每位雇员的名义工资略有增长,这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复苏以及每年春季劳资工资谈判的结果。就前景而言,由于名义工资增长加速,名义雇员收入可能会继续增加。

商品价格总体上基本持平。消费者价格指数(除新鲜食品外的所有项目)的同比增长率较前一段时间有所放缓,主要是由于政府的经济措施压低了能源价格的影响,但由于过去进口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上涨传导到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最近一直在2.5%3.0%之间。通胀预期温和上升。就前景而言,到2024财政年度,消费者价格指数(除新鲜食品外的所有项目)的同比增长率可能超过2%,主要是由于过去进口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上涨传递给消费者价格的剩余影响以及最近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

从各季度来看,在2023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虽然受到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但在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控制和经济活动并存的情况下,日本经济正在恢复。日本央行继续实施定量和定性的货币宽松政策(QQE),控制收益率曲线,以实现2%的物价稳定目标。继续扩大货币基础,直到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超过2%并稳定在目标以上。二季度日本经济较一季度已呈现回升趋势,尽管日本经济面临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海外经济体复苏步伐放缓带来的下行压力,但由于新冠疫情和供给制约的影响减弱,日本经济温和复苏。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上通过长短期利率操作、资产买入计划等政策手段来实现管理目标。三季度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趋势有所减弱,缓解了价格上涨通过增加进口成本给经济带来的下行压力,日本经济在本季度继续复苏。四季度日本企业利润和商业信心有所改善,私人消费继续适度增长,尽管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房地产投资仍旧相对疲软,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长率较上一季度有所放缓,维持在3%左右。


二、主要货币政策及解读

1.长短期利率操作

继续维持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目标,即短期政策利率在-0.1%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为0%。具体操作如下:

对于短期政策利率:日本银行将对金融机构在日本银行持有的经常账户的政策利率余额适用-0.1%的负利率。

对于长期利率:日本央行将购买必要数量的日本国债(JGBs),但不设定上限,以使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维持在0%左右。

为了实现上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日本央行将通过固定利率购买操作买入10年期日本国债,以上限1.0%的利率作为其市场操作的参考。为了鼓励形成与上述市场操作指导方针一致的收益率曲线,日本央行将继续大规模购买日本国债,并对每个期限做出灵活的反应,例如增加日本国债的购买量,实施固定利率购买操作和集合抵押品的资金供应操作。央行将考虑市场利率和其他因素,确定每次固定利率购买操作的报价利率。


2.资产买入计划

关于购买日本国债以外的资产,日本央行决定制定以下指导方针。

日本银行将视需要购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s),上限分别为约12万亿日元和约1800亿日元,具体取决于未偿金额的年度增长速度。

日本银行将以与新冠疫情前大致相同的速度购买公司债券,使其余额逐步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即公司债券余额逐渐恢复到3万亿日元左右。同时,日本银行将把商业票据余额维持在2万亿日元左右。日本银行在调整公司债券余额时,将充分考虑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


3.继续实施定量和定性货币宽松政策QQE

日本央行将继续实施定量和定性货币宽松政策(QQE),并控制收益率曲线,旨在实现价格稳定目标。央行将继续扩大货币基础,直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除生鲜食品外的所有项目)同比涨幅超过2%,并稳定在目标水平以上。此外,央行将继续保持融资(主要是企业融资)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并将在必要时毫不犹豫地采取额外的宽松措施。


解读:

在国内外经济和金融市场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日本央行将继续实施货币宽松政策,同时灵活地应对经济活动、价格和金融状况的发展,旨在以可持续和稳定的方式实现2%的物价稳定目标。本年度日本央行的政策主要立场未发生改变,仍是继续坚持2%的通胀目标,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并且,如有必要将毫不犹豫推出进一步的宽松措施。

日本银行未来在决定是否终止负利率政策和收益率曲线控制框架时,特别需要确认工资和物价上涨之间的良性循环,并在此基础上,持续稳定地实现2%的物价稳定目标。相较于物价增长势头,名义工资的增长势头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对日本央行来说,现在重要的是通过继续放松货币政策来支持工资上涨的势头。考虑到物价上涨压力已经减弱的情况,在当前收益率曲线控制下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随着持续稳定地实现2%物价稳定目标的可能性进一步上升,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时机越来越近。为了避免高物价破坏潜在的消费趋势和破坏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的风险,央行不应错过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机会。展望未来退出现行货币政策,有必要考察收益率曲线控制和负利率政策的积极作用和副作用,并考虑其处理方法。


三、政策效果

维持政策不变仍然是日本央行主要应对手段。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私人消费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支持下,目前日本经济可能会继续温和复苏,但由于海外经济体复苏步伐放缓,预计日本经济将面临下行压力。此后,随着从收入到支出的良性循环逐渐加强,日本经济预计将继续以高于潜在增长率的速度增长。

由于过去进口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上涨对消费者价格的传导效应持续存在等因素,到2024年,消费者价格指数(除生鲜食品以外)的同比上涨率很可能在2%以上。与此同时,随着产出缺口转为正值,以及中长期预期通胀率和工资增长率上升,潜在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会逐步上升,以实现价格稳定目标。在风险方面,2023年经济活动的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但2023年的价格风险倾向于上行。在价格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长期的低增长和通货紧缩的经历,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工资和物价不会轻易上涨的行为和观念。因此,有必要密切关注工资增速和物价上涨速度之间的良性循环。展望2024年,日本经济可能会继续温和复苏,预计将继续以高于潜在增长率的速度增长。但日本经济活动和价格存在极高的不确定性,包括海外经济活动和价格的发展、大宗商品价格的发展以及国内企业的工资和价格制定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适当关注金融和外汇市场的发展及其对日本经济活动和价格的影响。

(来源:日本央行官网、新浪财经、中国对外贸易杂志)


202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政策与解读

一、政策背景

回顾2023年,从总体来看,全球经济正在从疫情冲击、俄乌冲突、生活成本危机中缓慢复苏。尽管局部战争对能源和粮食市场造成了破坏,并且为应对数十年来的高通胀率,各国货币政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缩。但过去一年全球经济依然没有停滞,正在缓慢恢复。全球经济活动在去年年底触底反弹,通胀水平—无论是总体通胀还是核心通胀都逐步得到控制。尽管全球经济总体态势向好发展,但经济增长依然缓慢且不平衡,国家之间差异日益扩大。经济全面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

根据IMF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3.5%放缓到2023年的3%2024年的2.9%,与7月份预测相比,2024年的增长率下调了0.1个百分点。这仍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总体通胀率继续下降,从2022年的同比9.2%降至2023年的5.9%2024年的4.8%。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在内的核心通胀率预计也将下降,尽管比总体通胀率下降得更慢,2024年将降至4.5%

目前,全球有三股力量正在发挥作用。

第一,服务业复苏基本完成。在2023年,相对于中国和德国等制造业强国,服务业的强劲需求支撑了以服务业为导向的经济体,包括法国和西班牙等重要的旅游国家。对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高需求也转化为劳动力市场的紧缩,以及更高和更持久的服务业通胀。

第二,经济放缓的部分原因是为降低通胀而采取了必要的紧缩货币政策。紧缩的信贷条件正在给房地产市场、投资活动带来压力,在抵押贷款占比更高的国家,或者在家庭不太愿意动用储蓄的国家,情况更为严重。在美国和欧元区,已经出现大量公司和银行破产。放眼全球,各国的经济增长周期也处于不同阶段:发达经济体(日本除外)已接近顶峰,而巴西和智利等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已开始回暖。

第三,通货膨胀和经济活动受去年商品价格冲击的影响。一些依赖俄罗斯能源进口的国家经历了更大幅度的能源价格上涨和更急剧的经济放缓。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能源价格上涨的传导在推动欧元区核心通胀率上升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与美国不同,美国的核心通胀压力反映的是劳动力市场的紧缩。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策措施

2023年第三季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主要工作包含三个部分,第一,与成员国举行双边会谈,探讨经济形势并提供政策建议;第二,为部分成员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提供贷款支持;关注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

1、执行IMF协议条款第四条(2023ArticleIV),与成员国举行双边讨论

IMF2023年已经与中国,塔吉克斯坦,毛里共和国,巴拿马,西班牙,日本,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举行双边会谈,IMF实地走访这些国家,并举行当地工作人员举行双边会谈,就通胀、就业、经济放缓等问题展开磋商。

1026日至1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赴中国代表团团长Sonali Jain Chandra女士率领团队访问了中国,并与我国开展了2023年第四条磋商讨论。IMF代表团与我国政府及中国人民银行的高层官员、私人部门代表、学界人士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就经济前景、改革进展和挑战以及政策应对措施交流了意见。

IMF将中国2023GDP增长预期从之前的5%上调至5.4%,也同时将2024GDP增长预期上调。对此,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增速上调的原因是由于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强于预期以及中国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她指出,中国经济有望实现2023年的增长目标,反映出新冠疫情后的强劲复苏。相比10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值, 2023年和2024年的预测值均上调了0.4个百分点,原因是第三季度的增长表现强于预期以及最近发布的一系列政策。随着产出缺口持续缩小,预计到2024年底,核心通胀将升至2.1%。从中期来看,由于生产力疲软和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预计经济增速到2028年将逐渐下降至3.5%左右。中国在应对气候和债务危机等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着日益增强的领导作用,这对中国和世界都至关重要。中国在支持低收入和脆弱国家债务重组方面发挥的作用受到欢迎;为了实现及时的债务减免,还需要继续取得进展。


2、为新兴市场国家提供信贷支持

20231214日, IMF执行董事会结束了第四轮磋商,完成了对卢旺达政策协调工具(PCI)和复原力与可持续性贷款机制(RSF)安排的第二次审查,并批准了一项新的为期14个月的备用信贷机制(SCF)安排。根据理事会的决定,可立即支付 RSF 项下的3697万特别提款权(相当于约4949万美元)和SCF项下的6675万特别提款权(相当于约8935万美元)。20221212日批准了PCIRSF安排,后者的总金额为2.403亿特别提款权(约合3.2166亿美元或配额的150%),并于2023524日完成了首次审查。

20231220日, IMF执行董事会完成了2023年第四条磋商和对喀麦隆基金支持计划的第五次审查。2021729日批准的扩大信贷机制(ECF)和扩大基金机制(EFF)下为期三年、总额为6.895亿美元的混合安排旨在支持喀麦隆的经济和金融改革计划。审查完成后,可立即支付 5,520 万特别提款权(约7380万美元),使这些安排下的支付总额达到4.278亿特别提款权(约5.719亿美元)。

20231221日, IMF执行董事会结束了对哥斯达黎加EFF的第五次审查,允许支付相当于约 2.76 亿美元的款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还结束了对哥斯达黎加RSF项目的第二次审查,为支持哥斯达黎加的气候变化议程提供了约 4.95 亿美元。哥斯达黎加正在从本土改革计划中获益。为使进展制度化,当地政府必须继续坚持现有的财政框架,限制外汇干预,确保遵守《公共就业法》,并重新启动中央银行自主权和治理改革。


3、关注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

国际金融机构、双边捐助方和私营部门正在宣布与孟加拉国政府合作,建立孟加拉国气候与发展平台(BCDP),这是一个项目准备基金,并根据RSF安排,为孟加拉国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公共和私人投资做出资金承诺。预计这将在未来带动更多的私营部门投资。

IMF执行董事会于20231月批准了14亿美元的RSF安排,世界银行提供了总计 10 亿美元的绿色和气候复原力发展(GCRD)政策信贷计划系列,亚行也正在为孟加拉国的气候项目提供资金,在此背景下,亚欧建立了这种伙伴关系,这在亚洲尚属首次。


三、世界银行政策措施

1、消除贫困,促进繁荣

世界银行集团致力于通过多种方式消除贫困:资助能够对社区产生变革性影响的项目。收集和分析必要的关键数据和证据,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这些项目,帮助最贫困和最弱势群体。帮助政府制定更具包容性、更有效的政策,使全体人民受益,并为子孙后代的繁荣奠定基础。

柬埔寨在减少贫困和促进共同繁荣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要保持有利于穷人的增长,还需要进行关键的改革。世界银行正在为柬埔寨提供支持,帮助该国应对经济多样化有限、城市化快速发展、人力资本不足和基础设施缺口等挑战。世界银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索马里,率先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快速调查方法。这些调查克服了安全和实施方面的重大障碍,对索马里人民的福祉进行了几十年来最全面的分析,目前正在其他国家使用。


2、提升教育水平,促进个人发展

世界银行为各国提供的支持涵盖整个学习周期,以帮助塑造弹性、公平和全纳的教育体系,确保人人都能学习。

正在实施的 2018-2025 年支持埃及教育改革项目通过改善公立学校的教学条件,支持埃及教育系统的转型改革。世界银行已为该项目投资5亿美元,重点是增加优质幼儿园的入学率、提高教师和教育领导者的能力、开发可靠的学生评估系统以及在教学中引入现代技术。

在尼日利亚,2020-2024年实施的埃多基础教育部门和技能转型项目(EdoBESST)耗资7500万美元,重点是改善基础教育的教学。该项目覆盖了该州 97% 的学校,重点是为教师提供数字技术。他们配备了平板电脑,上面有结构化的课堂教学计划,可以使用课堂观察工具提供个性化反馈。由于这一举措,教师缺勤率大幅下降。16000多名教师通过该项目接受了培训,技术的引入也使学生受益。


3、解决脆弱性、冲突和暴力问题

中非共和国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流离失所,其局势有可能破坏脆弱邻国的稳定。世界银行的 Londo(“站起来”)项目通过国家劳动密集型公共工程项目为弱势人群提供临时就业--最近的项目是生产数百万个口罩,以控制新冠疫情的传播。该项目已成功落实到叛军控制区,并在与维和部队和人道主义团体合作方面树立了榜样。

2017年以来,“紧急医疗项目”为贫困、无保险的约旦人和叙利亚难民提供了重要的初级和二级医疗服务,包括妇幼保健,以及在全国各地由卫生部运营的700多家医疗中心和医院治疗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截至 20233月,已提供800多万次医疗保健服务,其中440万次是为妇女提供的,近25万次是为难民提供的。在新冠大流行期间,该项目继续提供初级和二级保健服务。


4、在促进就业和改善性别平等方面开展工作

世界银行集团积极响应要求,支持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截至 20233月,与就业相关的业务价值达870亿美元,占世界银行集团所有地区积极投资组合的30%2022年,我们与就业相关的项目惠及超过1900万受益人,其中包括国际开发协会国家的970万受益人和700万女性受益人。其中的几个例子包括:

在马尔代夫,新冠紧急收入支持项目减轻了新冠危机对工人及其家庭的经济影响,并提高了社会保护计划应对未来紧急情况的能力。该项目向受新冠大流行病影响的工人提供援助,资助一项临时收入支持计划,帮助那些在新冠大流行病期间失去工作或因大流行病而失去收入的个人。该项目还帮助加强了政府的社会保护体系,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危机和灾难。作为该项目的成果,近23000名工人获得了财政支助,其中包括近9000名女工和6000 多名自营职业妇女。92% 的新冠津贴受益人表示,他们对整个申请流程、支付时间和支付金额感到满意。

在阿尔巴尼亚,一项名为“获得经济机会方面的性别平等”的计划通过改善妇女获得资产的机会、增加妇女在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以及加强性别知情决策的制度安排,支持政府改善性别平等的努力。由于采取了项目干预措施,现在竞标政府合同的公司必须签署一份与工作场所不歧视有关的承诺书;在国家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妇女中,28%已获得工作安排。